各二级学院:
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习环境,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主人翁意识,经研究决定,自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,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后“一分钟环保”行动。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活动内容与意义
教室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,教室环境是体现我校学习氛围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。课后“一分钟环保”行动,是指各上课班级在本次课程授课结束时,利用课后一分钟时间对教室进行清理的活动,随手带走产生的垃圾等杂物,确保教学场所地面、桌面、课桌、讲台、黑板等干净整洁。
开展课后“一分钟环保”行动旨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增强我校师生卫生环保、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,筑牢劳动育人的基础,共同维护美丽、整洁的校园环境。
二、工作开展要求
(一)高度重视,加强教育引导
1.各学院要高度重视,深刻理解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,认真传达、落实课后“一分钟环保”行动的内容与要求。
2.各学院要引导师生积极响应学校《关于不带餐食进教室的倡议》(附件),从源头上杜绝餐饮垃圾进教室。
3.各学院要加强认知教育,引导师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爱校荣校的主人翁精神。
(二) 明确责任,确保活动成效
1.学院责任
学院要加强组织领导,重视检查、反馈、整改等环节工作;及时总结、宣传活动开展情况,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;推动“抓落实”与“养习惯”齐头并进,完善工作链条。
2.辅导员责任
辅导员要加强宣传教育,认真组织各班落实活动有关要求;各班级落实专门班委(如班长或班级安全委员凳)负责相关工作,并明确相关责任;对于班委反馈的问题,及时安排整改或报告学校相关职能处室。
3.任课教师责任
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,守牢课堂教学阵地,督促学生完成课后“一分钟环保”行动任务,为下节课创造良好环境。
4.学生责任
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行动,学校各级学生干部要带头落实有关要求;各班级应安排专门班委进行“双检查”:即在课前检查上一班级行动落实情况,在课后检查所在班级行动落实情况。如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,可向辅导员反馈。
(三) 加强考核,形成长效机制
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要结合劳动教育(卫生保洁)安排,对学生落实情况、辅导员及学院督查情况进行检查,通报行动落实不到位的班级,相关结果纳入各二级学院年终考评体系;通过完善检查、通报、反馈、整改等工作流程,逐步形成劳动育人长效机制。
附:《关于不带餐食进教室的倡议》
教务处 学工处 后勤处
2025年2月14日
附件:
关于不带餐食进教室的倡议
各学院,任课教师、全体同学:
为维护文明、健康、优美的校园环境,实现餐食回归食堂、文明回归课堂,学校拟自即日起开展“不带餐食进教室”活动。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:
1.全体学生要提高文明素养,养成文明就餐习惯,不带餐食进教室,不在教室内进餐(饮用水除外),在教室内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理进定点垃圾桶,共同维护良好学习环境。
2.学校自管会要组织力量,在重点时段,于相关教学楼栋入口对带餐食进教室的行为进行提醒、监督。
3.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,做好公共教学环境的卫生保洁。
4.全体任课教师要提醒学生遵守相关要求,保持教室卫生整洁。
5.校内各食堂、超市应积极开展“限塑”活动,引导学生在食堂内就餐。
教务处 学工处 后勤处
2023年10月16日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停 电 通 知